跳到主要內容

V感念Dolly - 東西方的衝突與結合 / By 黃瑞明 Remington Huang

我跟Dolly同年在台灣出生(1955年),同一年法律研究所畢業(她哈佛,我台大法研所),同年同月進台北Baker(1982年9月),Dolly讀的是美國頂尖學校(衛斯理、哈佛),而我一路就讀本土公立學校。Dolly哈佛畢業後,在波士頓著名事務所工作歷練二年,我那二年在南部服預備軍官役,每日與軍監人犯為伍。因此當我退伍後一星期頂著平頭進台北Baker,在走廊見到Dolly,她那充滿自信與活力的身影,中英文流暢,容光煥發的氣質與作風,宛如來自不同星球的人。當時事務所裡,包括我在內還有幾位台灣執照律師,每個人都是以less than 1% 錄取率考取執照的台灣驕子,面對來自哈佛的美國牌律師,大家年紀相仿,互動之間當然有Tension及競爭。


當時Baker的主要工作是對外商提供法律服務,Dolly不諳台灣法,而台灣律師則面對老外,有口難言,下筆寫英文有如千斤重,因此許多工作都必須中西律師一起合作。台灣執照律師與Dolly合作成為工作常態。Dolly常一手拿著鉛筆及黃色筆記紙,跟台灣律師討論後撰寫法律意見。我很快就發現Dolly聰慧異常。很多台灣法下的概念,Dolly很快就能掌握理解,用英文精準地表達出來。甚至還會追問些問題,啟發新的思維方向。Dolly擅長打字,常常在討論完之後,立即在打字機上劈里啪啦一下子出現一篇頭尾完整的法律意見,令人嘆為觀止。當然,有時會出現法律意見的爭執,有幾次我們對法規解讀不同,彼此互不相讓,氣氛僵持之下,最後雙方打賭,以老吳的意見為準,輸的人請客,如此打賭了好幾場。


Dolly以她卓越的中英文能力,在工作上處於絕對優勢,難免給別的同儕壓力,但我也可以感受Dolly竭力避免鋒芒外露,從未出口傷人。她在指正別人錯誤時,不忘適時講幾句溫暖鼓勵的話,因此在事務所內得到同事衷心敬愛喜歡。


我在Baker工作兩年後,準備到德國事務所接受為期兩年的實習訓練,Dolly親自處理所有申請文書,所有與芝加哥或法蘭克福的溝通文件都由Dolly親手打字撰寫。在我出國期間,Dolly成功地引入第一聯合律師事務所多位台灣執照律師,壯大了Baker本地法的優勢。Baker在今天兼具本土與國際優勢,堪稱最本土化的國際性事務所,也是最國際化的本土事務所,Dolly實為背後最大推手。Dolly兼具中西法學教育與文化之長,她早年的努力奠定了Baker台北今日的基礎。


工作之外,Dolly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情投入以及美學品味的欣賞,事務所內用品與裝潢,包括沙發椅顏色等均由她精心規劃。我曾看到她為了挑選事務所用品,走遍街上每個店,以鉛筆素描每個可能挑選的傢俱,詳列尺寸價格,而後作比較,如此認真生活的態度,感染了身邊工作同事。


Baker第一位女性的EC主席Christine Lagarde是法國律師,比Dolly小一歲,Christine具有溫暖、親善與優雅的特質,但同時又有決定大事的洞見與決斷,在EC任內政績斐然,現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會總裁,主導國際金融大事。我每次看到Christine都想到Dolly,Dolly的聰慧才智絕不下於Christine,而Dolly更兼具亞洲與西方文化的背景,比起Christine更勝一籌,若天假以年,以Dolly的能量一定能對台灣,甚至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可惜,這遺憾祇能還諸天地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財團法人陸台蘭文教基金會之成立與展望邵俊田1996 10月28日

財團法人陸台蘭文教基金會之成立與展望 邵俊田1996 10月28日 為了紀念陸台蘭律師,由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同仁及身前好友共同捐助新台幣伍佰貳拾餘萬元成立「財團法人陸台蘭文教基金會」,除了讓大家以永續存在的方式紀念她,同時也將陸律師對法律服務的熱誠與執著以澤惠後學的方式發揚出來。 基金會設立獎助學金,以對大學法律系或法律研究所清寒績優學生,以及大學畢業後致力於律師考試而需要經濟支援者為獎助對象;希望能對有志於法律服務而需要支援者有所助益;此一立意宗旨也是陸律師生前所最樂於協助他人之事項。秉持此一宗旨,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同仁業已於八十五年八月順利完成基金會的財團法人登記,並於八十五年十月通知各學校提供獎助學金之申請事宜。 濟助清寒與獎掖優秀的行為,除了具有公益性質之外,也是人性中善意的表現,值得我們持續不斷的實行。感謝各位對陸台蘭文教基金會的捐助,您對基金會的贊助,除了紀彰顯陸律師的志業,同時也對社會法治盡了一份心力。基金會需要您持續不斷的支持與贊助,也至願能對發揚法治精神與作育法律人才,作永恆的努力。

V《婦女雜誌》1985年10月號第205期,標題: 年輕、卓越—她們正邁向事業高峰

▲當期封面 ▲當期目錄頁 ▲當期報導跨頁1 ▲當期報導跨頁2 媒體: 婦女雜誌1985年10月號第205期 標題: 年輕、卓越—她們正邁向事業高峰 作者: 陳曉君 頁數: p16-19 陸台蘭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法律顧問 哈佛大學法律博士陸台蘭回國三年以來,成功地辦理過幾件重大的外商投資案,如美商摩托羅拉公司,安訊電腦公司的投資案,以及中央信託局,中華貿易開發公司等大貿易商的國際貸款糾紛和貿易糾紛案件。由於她專業能力強,中英文俱佳,又有在美國執業的經驗,委託她辦案的人越來越多,她已成為國內律師界專長辦理國際性商業法律案件的好手之一。 去年12月,經濟部核准了美國最具規模的半導體製造商摩托羅拉公司在台灣投資生產半導體,這項投資計劃的總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是近年來最大的外商投資案之一,對刺激國內投資意願和引進高級電子工業技術有重大的意義,這項投資案的成功,除了經濟部投資單位的大力促成和財務部的通力配合,該公司在台所委任的法律顧問陸台蘭扮演了重要的折衝角色。 回國三年以來,陸台蘭已成為國內律師界專長辦理國際性商業法律案件的好手之一,她年輕有衝勁,專業能力強,回台後進入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工作,擔任法律顧問,很快就展露頭角。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國際性的法律事務所,陸台蘭的工作經常涉及處理外商投資或技術合作案件。她除了接受外商的委託,與政府官員或合作對象的本地公司的股東進行交涉、磋商之外,也要將我國有關投資的法令、工商業的運作和一切會影響投資的事務解釋給外國人聽。這時候她所扮演的角色很像一個折衝樽俎的外交官。 她也接受過外國銀行的委託,向銀行貸款的對象做確認查證的工作。 在去年4月爆發的中信局涉及3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詐騙案中,由於她的聰明機警,揭穿了騙局,才使中信局未蒙受損失或招致法律責任。中國時報記者劉益宏在去年4月7日就這個案子對他所做的專訪中寫到:「年輕的美國哈佛大學女博士陸台蘭在這次中信局發生的30億美金國際貸款詐騙案中,扮演了揭發弊端的最重要角色。」 「陸台蘭和現任中信局長金唯信是哈佛先後期同學,巧的是她也是美國堪薩斯州Wichita大學銀行在台的委任律師。去年12月Wichita大學銀行打算撥款前,委託陸台蘭向中信局查證,她向金唯信求證之後,發覺是個騙局,除電告美國銀行不可付款外,並要求銀行提供全部資料給中信局,確認出於偽造之後,由調查局接手偵辦,終於使詐騙...

1995/12/21,台北追思會,王陳恩美隔岸致詞 ( 文字施工中)